粥,受到很多人的欢迎,特别是中老年人认为,喝粥有助于满足营养需求,还有助于增强胃动力,但是很多专家不建议喝粥,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粥是最差主食吗?
精白米制成的米饭,粥是南方偏爱的主食,具有质地柔软容易消化吸收,产气量少等特点,但由于经过精细加工,所以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的丢失比较多,而且餐后生血糖快,通便效果差。
流行病学专家张文宏教授曾提醒:“以精制碳水化合物(精加工碳水化合物)为主导的饮食营养方式,很难支撑我们活到90岁以上。”
所谓的精制碳水化合物是指谷物在加工过程中,谷物的胚乳被从里到外刮下来,同时糊粉层随着皮层一同被消除,将谷物中不利于消化的部分通通消除掉。
白粥是用精制白米制作而成,虽然粥算不上最差的主食,喝白粥本身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仅仅喝白粥很容易造成营养不良,也可能会导致胃动力降低。
选择主食时,应遵循“米面轮换、粗细搭配、粗粮细吃、少加油盐”的原则,保证人体能获取合理的营养,还需要根据个人习惯、口味和胃肠的消化吸收功能来选择相适应的主食。
喝粥的时候,建议搭配鸡蛋,牛奶,肉末,豆制品和蔬果等,做到营养均衡更有助满足身体需求,让身体越来越健康。
如何健康喝粥呢?不同人群,选择不一样
孩子和老年人:煮软烂
老年人及消化系统尚未发育完善的儿童,由于消化吸收功能较弱,吃太多粗粮,会增加胃肠负担。可选择小米、大黄米、糙米等易消化的粗粮,烹调时要把粥煮得软烂黏糊些,以利于消化吸收。
体力劳动者:加坚果
体力劳动较多的人和正在长身体的青少年,对蛋白质等营养素的需求量较大。除了选择燕麦等蛋白质较高的粮食熬粥外,可以加些花生、核桃碎、瓜子仁等坚果种子,不但能补充营养,还能使粥的香味更浓。
应酬多的成年人:添杂豆
长期坐办公室活动量少,很容易囤积脂肪,而且平时免不了喝酒应酬,对肝脏和肠胃功能都不利。可在粥中加入杂豆及蔬菜等,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有利于脂肪、胆固醇代谢,同时也能保持血糖稳定。
电脑一族:多深色原料
办公室一族经常面对电脑,可在粥里加些护眼食物,如深色的大黄米、小米、黑米、紫米、枸杞、胡萝卜等。大黄米、小米等深色食材中含有的类胡萝卜素在人体能转化为维生素A,有益眼睛健康;黑米和紫米含大量花青素,能抵抗眼睛衰老。
喝粥、吃面条是养胃还是伤胃?
很多人爱通过吃粥、吃面条来“养胃”,但其实并不建议常吃。粥和面条中所含的淀粉都是充分熬到糊化的淀粉,而且蛋白质含量比较低,几乎没有脂肪,加上又是流食状态,吃进体内后消化速度快,给消化系统带来负担。
肠胃不舒服,偶尔喝点粥会感觉不适感能够得到缓解,但是我们的胃功能具有“用进废退”的特点,如果长期食用,可能让胃消化其他食物的能力变差。
不是所有人所有肠胃疾病都适合用粥养胃,如果患有萎缩性胃炎的人,是比较适合喝粥养胃的,因为他们由于胃酸分泌不足,经常会出现肚子胀,没有食欲,或者一吃就饱等现象,喝粥可以促进他们胃酸分泌,有助于消化吸收,还有助提升血糖养胃。
胃溃疡或浅表性胃炎的患者适合喝软烂的粥,也不能大量喝粥,以免过多的胃酸刺激到胃黏膜以及溃疡面不利于病情好转。
需要提醒大家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并不适合喝粥,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因为长期饭后不运动,导致大量胃液反流进入食道,引起食管粘膜损伤,进而出现胸闷,烧心和咽喉有堵塞感等症状。
如果这类人群大量喝粥,会促使胃酸分泌过多,加上粥属于非固体植物吃进体内后更容易出现反流现象,这类患者喝粥不仅无法养胃,还可能会让病情越来越严重,更容易慢慢拖垮身体,希望大家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
早餐喝粥好,还是晚餐喝粥更好呢?
粥在一日三餐中均可以食用,但最佳的时间是早餐,因为早餐脾困顿、呆滞,胃津不濡润,常会出现胃口不好、食欲不佳的情况。
此时,若服食清淡粥膳,能生津利肠、濡润胃气、启动脾运、利于消化。晚上喝粥能调剂胃口。
不管在哪个时间都是可以喝粥的,只要选择适合自己的粥即可,能够让自己身体获取充足营养物质,喝粥的时候应该做到营养搭配,保持充足营养物质摄入能够更好强健体魄。
喝粥一定要控制好温度。因为太烫的粥,很可能会导致胃黏膜食管黏膜等被烫伤,如果发生反复烫伤,出现增生很可能会引发肠胃,癌也会带来多种健康问题。
不管是粥还是其他食物,都应该控制好,温度最好不要超过45℃,如果温度超过65℃就可能出现反复烫伤增加胃食管癌风险,希望您能引起高度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