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白癜风的著名专家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ys_bjzkbdfyy/790/治疗白癜风的著名专家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ys_bjzkbdfyy/790/ 内镜竟可以治疗这么多病
连外国人也专程飞来上海治疗
周平红团队在国际消化系统疾病论坛上直播演示手术
前几天,一则新闻冲上热搜:哈医大一院急诊室内,男子一口喝下冰红茶后狂吐毫升血。这是冰红茶的锅吗?其实,造成这名男子消化道出血的原因是贲门撕裂。这种紧急情况,可以通过消化道内镜来止血。
提起内镜,大家总以为就是胃肠镜检查,其实不然。走进医院内镜中心,这里拥有全世界最先进的内镜诊断和治疗技术,同时也承担着每月超万例的内镜检查量。内镜中心主任、“大国工匠”周平红用精湛的技术征服全世界,也不断尝试拓宽内镜治疗的适应证,为患者争取最大获益。
医院内镜中心每天门诊检查量-例,最多时接近例
01
胃的前后“开关”,内镜都能“修”
“贲门”在食管和胃交接处,是胃的“前门”,“后门”就是大家熟悉的幽门,胃和小肠交接的地方。当贲门因肌肉功能障碍不能开关自如时,会导致进食困难、呕吐。患者躺下睡觉时,食物会从食管倒流出来,医学上称为贲门失弛缓症。周平红独创的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oem)治疗贲门失弛缓症,造福了广大患者。
临床上治疗这病要切断食管下段括约肌,过去唯有“开刀”一条路。但是在医院内镜中心,周平红的创新术式改变了历史。人的食管分三层,最表层是黏膜层,中间是黏膜下层,第三层是肌肉层。周平红所做的,就是在食管壁毫米级黏膜下层夹层中打“隧道”,然后经过这条世界上最小的“隧道”,直达食管下段括约肌并选择性切断,快的话手术只需十几二十分钟,患者第二天就能喝水吃东西了。
被胃瘫折磨了25年的潘先生,每天都要吐很多次,体重下降25公斤,最近两年只能靠少量的流质和营养管过日子。不久前他经人指引找到周平红,在内镜中心完成g-poem手术,切断痉挛收缩的幽门肌肉层,使幽门丧失关闭功能,食物可顺利进入肠道。手术用时不到一小时,周平红团队在今年夏天第五届希腊雅典国际消化系统疾病论坛上直播演示了这一手术。目前电话回访潘先生,他说自己已不再呕吐。“虽然内镜没有外科手术刀的锋利,但是它能免去传统手术给患者带来的痛苦,术后恢复快。”如今,很多因年龄关系不能开刀的患者,也有了治疗的机会。
02
内镜诊疗,重要的是“疗”
胃肠镜被认为是一种痛苦的检查手段。但在周平红手中,它成了能够治疗很多疾病的利器:由人的自然通道(口腔和肛门)进入,内镜变成了高清放大镜,画面被放大三五十倍呈现在屏幕上,医生手眼配合,判断病灶是不是肿瘤,继而直接切除可疑病灶。
内镜下可切除部分消化道早期肿瘤,最大的优势就是创伤小。“最初,内镜只能切除生长在黏膜表浅部位的恶性肿瘤,随着医学技术的创新发展,有些生长在黏膜层下胃壁中间层的肿瘤,也可以通过内镜切除了。”周平红说。年,周平红在国际上首次实现在消化道黏膜下隧道内用内镜切除腔内和腔外肿瘤,这是衍生于poem的高难度内镜治疗技术。
对于晚期肿瘤患者,内镜同样有着不可小视的作用。晚期肠癌并发肠梗阻,梗阻段肠管水肿扩张,急诊手术切除肿瘤后无法同时把上下切缘吻合,只能在肚子上造口代替肛门,外面挂上“粪袋”,等术后恢复一段时间再把“造口”回纳,完成二期吻合。这样,病人就需要做两次手术。造瘘后因为腹壁肠管没有肛门括约肌功能,病人周身异味不可避免,生活质量大受影响。
如果在内镜下置入肠梗阻导管或支架,缓解肠梗阻的急症,病人腹胀减轻了,能进食了,一到两周后肠壁水肿消退,就可以交给外科直接手术切除肿瘤并一期吻合,肚子上就没有人造的“肛门”和粪袋了。
03
急诊内镜绿色通道从未停诊
医院内镜中心每天的门诊检查量在-例,最多时接近例;内镜治疗日间病房有37个床位,年住院病人4人次,其中三四级手术比例超过95%,数据令业内瞩目。
多年前,中山内镜中心在上海率先开通24小时内镜急诊绿色通道,食道异物、肠梗阻、消化道大出血和急性化脓性胆管炎等四大类危重急症病人可优先治疗。
今年封控期间,李先生经多方打听找到周平红。他因十二指肠有异物,腹痛多年无法缓解。原来,4年前他与人打*失败,竟然吞下两根眼镜腿!他问医生:“能用内镜取出吗?”能!周医生很肯定。但他承认,手术还是有些难度的。虽然有以往取同样部位圆珠笔的经验,但镜腿已在体内4年了。检查中发现,镜腿已嵌入病人十二指肠肠壁,幸好还未明显穿孔和出血。周医生先用内镜钳子将两根镜腿从十二指肠拨到胃里,紧接着在贲门下方调整异物钳位置,成功抓取了长期被胃酸腐蚀的另一端镜腿,然后再仔细调整角度,用异物钳结合圈套器,将镜腿以平行于食管腔的方向顺利取出。手术中病人滴血未出,总共才耗时15分钟。“真没想到”,高超的医术令李先生连声惊呼。
在内镜微创世界精研近30年,周平红早已扬名海内外。他为人朴实热情,脸上的微笑让病人如沐春风。但对年轻医生,周平红却很严格。他说,自己兜里有个血管钳,平时看到年轻医生拿镜子的手势不准确,就用血管钳敲两下,提醒他们一定要打好基础。
周平红经常想的,是如何用手中的“武器”解决更多问题。这些年,世界各地的医生来医院内镜中心进修学习,把中国的内镜技术推向世界,令他欣慰。不过他始终认为,做一个好医生,最基本的还是要为病人解决病痛。
今年由于疫情,周平红没怎么离开过上海,每年春天在*浦江畔召开的国际消化内镜研讨会也不得不推迟,但远程会诊和手术演示一直没断过。封控期间,医院急诊内镜24小时绿色通道也从未停过。甚至还有两名德国病人专程飞抵上海,经入境隔离后到医院做内镜治疗。
“越来越多的病人来找我,别人不能解决的问题我希望能想办法解决,虽然不能全部做到,但也是不断钻研的动力。我们的目标就是努力把内镜治疗的禁忌证慢慢变成内镜治疗的适应证,把更多不可能变为可能。”周平红说。
本文摘自:新民晚报?作者:左妍
上观号作者: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