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道炎病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科普系列3食管裂孔疝的 [复制链接]

1#

食管裂孔疝(hiatalhernia,HH)是指除食管以外的任何腹腔组织结构通过扩大的食管裂孔进入胸腔形成的疝,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其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在40岁以下的患者中占10%,而在年龄70岁的人群中占70%。食管裂孔疝与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refluxdisease,GERD)密切相关,患者主要表现为烧心、反酸、胸骨后疼痛等GERD的症状。

目前发病机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3个方面:腹内压增高、食管短缩和膈食管裂孔的扩大。但是仍没有单一因素可以完全揭示其病理生理机制,因此其发病机制可能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根据目前公认的解剖学分类将食管裂孔疝分为4个亚型,临床上I型疝最常见,约占85%,后3种亚型可以统称为食管旁疝。Ⅰ型疝:为滑动型食管裂孔疝;Ⅱ型疝:食管旁疝(paraesophagealhernias,PEH);Ⅲ型疝:Ⅰ型和Ⅱ型的混合型疝;Ⅳ型疝:有其它腹腔脏器疝入。

HH被认为是GERD病理生理学的一个重要因素,它的出现与GERD密切相关。滑动性食管裂孔疝与GERD症状最为接近,发病初期多表现为反酸、胃灼烧感。当疝入胸腔的胃或其他腹腔组织结构不断压迫食管远端进一步造成机械性梗阻时会出现吞咽困难,这种情况多见于食管旁疝。食管旁疝的进一步发生发展往往会导致梗阻、缺血甚至肠扭转出现,巨大的食管旁疝还会压迫心脏危及生命。胸痛、上腹痛、恶心、干呕及餐后饱胀感等不典型症状间断出现也与食管旁疝导致的梗阻及局部组织缺血相关。另外,严重的患者在膈肌裂孔附近会出现沿胃皱襞的线样糜烂即Cameron糜烂,长期Cameron糜烂有时会引起慢性上消化道出血,随着时间推移甚至出现慢性缺铁性贫血。

食管裂孔疝的诊断通常依赖典型临床症状及上消化道钡餐造影、电子胃镜、多层螺旋CT、食管测压与24hpH监测等检查,其中高分辨率食管测压(highresolutionmanometry,HRM)目前被认为是监测食管动力的“金标准”,使食管裂孔疝诊断具体化。24hpH值可准确监测患者不同体位酸反流的时间、频次,明确反流与咳嗽、哮喘、胸痛等相关症状的关系,其对食管裂孔疝手术的术前评估及术式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药物治疗:HH的主要症状包括反酸、烧心、胸骨后疼痛,可同时伴有吞咽困难。对于不合并反流性食管炎的滑动性食管裂孔疝患者无需治疗,合并反流症状者通过内科保守治疗大部分患者症状可以得到缓解。临床上常用质子泵抑制剂联合促胃肠动力药治疗胃食管反流症状。

手术治疗:(1)手术治疗适应症:年美国胃肠内镜外科医师协会食管裂孔疝诊疗指南列出如下手术指征:1、没有症状的I型滑动型食管裂孔疝是没有必要手术修复的;2、所有有症状的食管旁疝应修复,尤其是发生急性梗阻性症状或胃扭转;3、无症状的食管旁疝不是全部需要进行择期手术,应考虑患者年龄和并发疾病;4、在发生急性胃扭转的情况下,如有必要可行局限性胃切除术。

目前腹腔镜手术已成为外科治疗食管裂孔疝的首选术式。

随着腹腔镜技术在临床上的成熟和开展,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及胃底折叠术在国外已被视为治疗食管裂孔疝的标准术式。与开胸、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在食管裂孔疝治疗上具有以下优势:术野宽阔、视野清晰、创伤小、愈合快、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等,对于合并多种疾病身体体质差的老年患者来说更易被接受。腹腔镜治疗食管裂孔疝术中转开腹率低,而且可获得与开放性手术相同的疗效。腹腔镜下行食管裂孔疝的修补对于缓解反流、烧心、胸痛等症状是安全有效的而且还可以预防疝的复发。大多数HH伴有胃食管反流症状,腹腔镜下常规行胃底折叠术可以有效的治疗胃食管反流,而且对于预防食管裂孔疝修补的复发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玖玲

编辑:李寿康

审阅:廖永德杨光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