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网-湖南频道
人民网长沙6月3日电医生用可降解封堵器搭建一座“桥梁”,让心脏的缺损部位由自身组织修复覆盖,可降解封堵器再分解成无毒的小分子排除体外……昨日,华中地区首例可降解封堵器医院顺利实施。同时,医院将资助10个房间隔缺损、20个室间隔缺损患儿,可降解封堵器及检查费全免。
江西15岁女孩娜娜(化名)因房间隔缺损来到医院进行跨省就医。该院心血管内科主任陈智表示:传统的镍钛合金封堵器已在临床中使用30余年,由于个体差异的存在,极少数孩子可能出现镍过敏等不良反应。可降解封堵器不仅可以有效阻断异常通道,还可以在封堵的同时作为桥梁,帮助心肌细胞“攀附”生长。
“医生叔叔辛苦您为我做手术,我都按要求禁食、禁饮了。”6月2日,在医院心血管内科病房,15岁的娜娜认真回答医生的问题,随后跟着麻醉师一起来到手术室,等待手术。
手术开始后,主刀医师陈智身着15公斤重的铅衣,在透视下成功建立自体外到心脏缺损处的轨道,在食道超声引导下,成功地封堵住房间隔缺损。上午11时30分,手术顺利结束,娜娜生命体征平稳。娜娜也成为华中地区首例接受可降解封堵器手术的儿童患者。
“先天性心脏病与遗传和环境因素影响有关。多在孕早期因各种因素导致发病。”陈智介绍,先天性心脏病是先天性畸形中最常见的一类,约占各种先天畸形的28%。其中房间隔缺损和室间隔缺损是临床上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畸形,相比与传统的外科手术,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封堵治疗具有创伤小,无手术瘢痕,无需体外循环支持,恢复时间快,术后24小时即可下地行走,已成为部分先天性心脏病的一线治疗手段。
“我们从年起开展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目前手术已突破台。”陈智呼吁,先天性心脏病如果得不到合理治疗,将严重威胁孩子的健康甚至是生命。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手术效果已经极大提高,目前多数患儿如及时手术治疗,可以和正常孩子一样健康成长。
陈智提醒,如果发现孩子有以下表现时,应提高警惕及时就医。一是经常感冒,反复出现支气管炎、肺炎。二是喂奶困难或是容易呛咳,常出现吃吃停停、呼吸急促、憋气等情况。三是皮肤持续出现紫绀,尤其在鼻尖、口唇、指(趾)甲床处明显。四是能走路的孩子,在行走或玩耍时常会主动蹲下休息片刻。五是孩子体格瘦弱、营养不良、发育迟缓,以及出现胸痛、晕厥的情况。(姚家琦王野峰)
本文来源:金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