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进入冬天,眼看着天气越来越冷,大家吃饭的时候也总想吃点热乎的暖暖身体,刚出锅的砂锅粥,热气腾腾的牛肉面,还有冬天聚会格外爱吃的火锅,这些冒着热气的食物成了一日三餐的首选。虽然吃的时候很舒服,可这背后却隐藏着不小的风险。
从小到大,家人吃饭在饭桌上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可能就是“趁热吃”“趁热喝”了。还有很多人甚至不单纯的是趁热而是趁烫吃了。还有些人吃饭速度快,还等不及饭稍微降温就已经装进肚子里了,其实这些习惯就是在给食道癌敞开大门。
01食道癌的风险有多高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食道癌的风险有多高,我们先来看几组数据,
全球一半以上的食道癌发生在中国
在我国,每年都有至少有15万人因为食道癌而失去生命
食道癌的死亡率在各类肿瘤居中第四位
大多数食道癌患者往往发现病症是已经处于中晚期,且5年生存率很低,不足30%。
而造成这个结果的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人太爱吃烫食物了。
02什么是是烫食呢
超过65摄氏度的食物和饮品都是烫食,人体在正常体温时口腔和食管温度在36.5-37.2摄氏度,能够耐受的高温最多也就50-60摄氏度,超过70摄氏度就会烫伤黏膜。
当我们把这些刚出锅的热腾腾的食物送进嘴里的时候,往往因为太烫没有在嘴中停留太久就被吞咽下去,而食道里覆盖着脆弱的黏膜,平时可以起到保护反流侵蚀的最用,当接触到高温的食物时,黏膜会被灼伤。
如果偶尔吃一次烫的食物,人体细胞组织会及时增殖修复损伤,但是如果一日三餐频繁的都是这样的进食习惯,在一次次的刺激和破坏下黏膜会不停地增厚,对热的食物的刺激也越来越不敏感,会形成一种越吃烫食物越不怕烫的恶心循环。最终黏膜细胞在一次次的损伤和来不及修复的过中出现不正常的“异形性”细胞。引发口腔溃疡,食道溃疡,食道炎等,当不正常的细胞累积过多后会逐渐往身体内部发展扩散。当真的有一天感觉食物吞咽困难的时候才表现出症状,而这时候再去治疗就会花费很大精力。
河南和广东潮汕是食道癌的高发地区,有关专家在实地调研的时候发现,这两地的都喜食烫食,河南的烩面胡辣汤,广东的砂锅粥各种汤食及工夫茶等都讲究趁热吃,趁热喝,而这种习惯也带来了潜在的风险。
03意识到“烫”的危害性
年,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将65摄氏度以上的热饮料列入了2A类致癌物名单。
如今寒冬已至,再有一个月就过年了,无论是自己平时在家吃饭,还是亲朋好友间的聚餐,都要树立起不吃烫食的意识,并且要提醒周围人吃烫食的危害。
下一次无论是面对妈妈刚刚出锅的热鸡汤,刚刚煲好的砂锅粥,还是男朋友的那句“多喝热水”还是去亲朋好友家做客,主人的那句“趁热吃”一定要为了自己的健康,为了周围人的健康,不要心急,稍微放一放,凉一凉,吃之前先试一试,如果感觉到烫宁可吐出来也不要咽下去。总之古人的那句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是蕴含着老祖宗的智慧的,谨记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