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医生朋友蒋大夫。
十孩九虚,其实小孩子多多少少都有脾胃问题,有的严重的已经影响生长发育了,这类孩子只要坚持系统调理,多数都是能很快改善,顺利长个的。
当然也有很多没有发展到疾病程度的,家长可以平时用食疗给孩子调理,让孩子有个好脾胃,好体质,就能更好地长个长肉。
对中医而言,很多药材都是药食同源的,平时可以用做食疗,简单好操作。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一个好吃好用的食疗方,非常适合脾虚、气虚的孩子,当然大人也能用。
如果孩子有脾虚和气虚的问题,比如胃口差,大便不成形,吃点凉的就拉肚子,容易积食,睡觉多梦、盗汗、说梦话等,或者是经常感觉有气无力,容易疲累,不爱动的孩子,都可以试试这个白雪糕,给孩子健脾养胃,补脾胃之气,让孩子每天元气满满。
家长可以用大米、糯米、山药、莲肉、芡实,按照2:2:1:1:1的比例打成粉,然后蒸成米糕,或炒熟后打粉,煮成米糊食用。平时作为一个小糕点,或者作为主食给孩子吃,味道口感都很不错,有很好的补益效果。
大米——平胃气,长肌肉
大米是我们最常吃的主食,能够补中益气,健脾和胃。多数孩子个子矮,都是因为吃饭问题,挑食厌食,不吃主食。可见大米对身体的重要性。
古人还会把浓米粥来作为生病后的调养来用,可以说浓米粥是参汤的平替。大米炒焦以后还可以用来泡茶,能够醒脾,提升胃口。如果有积食,再放点山楂一起泡,可以起到健脾消积的作用。
但是需要注意,如果有反流性食道炎,或者平时喝粥会反酸,就不要喝了。
糯米——补中益气
糯米和大米一样也有补中益气的作用,但是会比大米温和一点。同时糯米还有收涩的功效,能敛汗,止泻,止消渴。不过需要注意,糯米不能多吃,不好消化,吃多了会造成积食、化热。
有家长会问了,既然糯米容易积食,那还怎么补脾呢?还能吃么?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孩子会积食,一个是因为吃得太多,一个是因为脾虚了,运化功能不好,所以我们在补的时候,也要慢慢补。
脾虚的孩子,不管你是吃药还是食疗,都得通过脾的运化才能吸收,所以量都不能大,需要渐补,长期坚持,循序渐进。很多时候,对于脾虚严重的孩子,我也会建议用外用的药贴来调理脾胃,不给脾胃增加负担,效果更好。
山药——健脾滋肾
山药就不多说了,很多家长都了解,是健脾滋肾佳品。平时也可以直接用山药煮水喝,也能起到健脾的作用,如果孩子容易积食,可以加山楂片、大麦芽一起煮。
白雪糕里的山药,不仅起到健脾的功效,也有补肾的作用,侧重于固摄。这种固摄功能和下面的的芡实、莲子肉能起到协同作用。
莲肉——补脾养心
莲肉能够补脾止泻,还能养心安神,气血和心脾有密切的关系。兼顾心脾,才能让气血两旺。
芡实——益肾固精
芡实的主要功能就是益肾固精。脾胃问题有时候和肾也有密切关系,如果把脾胃的功能比喻成一口消化食物的大锅,下面也需要火来把大锅烧开,这把火就是在下焦的肾。
因此肾中精气的流失,也会导致脾胃的问题。芡实在补脾的同时也能固肾。对大便经常不成型且偏稀的孩子有很好的效果。
白雪糕是补气的一个很好的食疗方。对于脾胃虚弱,气虚的孩子比较合适。但如果体内有实邪存在,比如湿热体质,痰湿体质的孩子,就不适合了。
同样还是要提醒家长,食疗的方法力度小,适用于平时调养,如果孩子有明显的脾虚症状,或是已经影响到生长发育,一定要及时就医,系统调理,只要坚持调理,选对方法,快的半个月、1个月,慢的2-3个月,多数孩子都能有明显改善,也能长个长肉了。
5月初,有一个湖北的小男孩来看诊,6岁了,30斤,身高1米12。这个孩子就是又瘦又小,肋骨很明显,妈妈说平时胃口不好,吃什么都不积极,大便有时候是前干后稀,有时候是羊屎蛋一样,非常不规律,体重也半年没长了。孩子舌苔白腻,草莓舌,嘴巴里气味明显。瘦小不说了,面色也发黄,下眼睑明显发青,妈妈说从小就有。
孩子脾虚的时间不短了,需要消积清内热,再健脾益气,提高孩子的脾胃功能,问题自然就解决了。鉴于孩子吃饭也不行,脾虚比较严重,主要就用外用的健脾贴调理,贴对应的健脾穴位,每周根据家长的反馈调整一次,不用吃药,也不给脾胃增加负担。
因为脾胃的损耗不是一天造成的,恢复的阶段也急不得。我让家长先按照我说的,用1个月,后续再做调整。前两天来复诊,孩子已经不怎么积食了,大便正常了,胃口好了不少,舌苔也消了。体重长了1斤多,身高也长了1公分,妈妈太激动了,说好久没见孩子长肉长个了。
孩子现在情况不错,叮嘱继续保持好的生活习惯,调整了穴位,相信坚持下去,身体调理好了,以后长个大高个不是问题。
粉丝群蒋大夫儿童身高脾胃交流群(61)进群
#深度好文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