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是手少阴心经的简称,心经是十二经脉其中之一。明清名医陈士铎认为:“心经有热则咽干,心经有邪则肋痛、手臂痛、掌中热痛,心脉痹阻则心痛。”可以看出,心经与心有着紧密的联系,养护心经对于我们来说则是生死攸关的大事。
《黄帝内经》中说,当心经发生异常时,反映到人体的外部,我们就会出现心胸烦闷、疼痛、咽干、口渴、眼睛发黄、胁痛、手臂靠近小指侧那条线疼痛或者麻木、手心热等一些症状。如果能够经常在上午11点-下午13点之间敲打心经,就可以缓解这些症状,另外还可以放松上臂的肌肉,疏通经络的气血。另外,点揉、弹拨心经上的重点穴位,还可以改善颈椎病压迫神经所导致的上肢麻木等症状,同时还可治疗胸、心、循环系统病症、神经精神系统病症以及经脉循行所过部位的病症等。
神门穴是心经上的重要穴位,是心经的气血出入的门户,经常按摩神门穴可以起到补充心脏原动力的功效,因此中医中将神门穴作为保养心脏的重要穴位之一,经常刺激这个穴位,可以防治胸痛、便秘、焦躁、心悸、失眠、食欲不振等多种疾病的发生。
神门穴位于手腕的横纹上,弯曲小拇指时会牵动手腕上的肌腱,在肌腱靠里之处就是神门穴所在的位置。因为这个穴位的位置比较深,单纯用手指来刺激的效果并不明显,所以我们在按摩时应该用指手指的关节来按揉或按压穴位,这样的效果会更加明显,起效快,早晚各一次,每次按摩2-3分钟即可,长期坚持下去就可以起到补心气、养心血的作用,而一旦人的气血充足了,神志自然就清醒了,焦躁不安等不良情绪也会得到较好的缓解,同时能缓解心悸、胸痛、胸闷等症状。
对于保养心经其实说简单也非常的简单,最好的方法莫过于睡午觉了。明朝太医刘纯曾经说过:“饭后小憩,以养精神”说明饭后午睡对于消除人体疲劳、增进身体的健康是非常有益处的。当然,午睡虽然可以帮助人们补充睡眠,使疲劳的身体得到充分的体息,从而起到增强体力、消除疲劳、提高午后的工作效率的作用,但午睡也需要讲究科学的方法,否则可能适得其反。
1.关于午睡的时间,午饭后不要立刻就开始睡觉。刚吃完饭就睡觉,可能引起食物反流,使胃液刺激食道,造成消化不良,轻则让人感到胃脘胀痛不舒服,严重的就可能会导致反流性食管炎等疾病的发生。因此,午饭后最好体息20分钟到半小时,然后再去午睡。
2.关于午睡的时长,午睡的时间不能太长。午睡其实睡个十几分钟到半小时左右就可以了,如果习惯睡较长时间的,最好也不要超过1小时。因为睡多了以后,人就会进入深度睡眠的状态,大脑的中枢神经会加深抑制,体内的代谢过程也逐渐减缓,这种情况下,睡醒之后不但不会感到精神倍增,还会感到更加困倦,这就违背了午睡的最初原则了。
3.关于睡姿,午睡最理想的睡姿是平卧,因为平卧的状态能够保证更多的血液流到消化器官,为其供应充足的氧气和养料,这样有助于大脑功能的快速恢复,并帮助胃肠道消化吸收,不会造成积食。不少人习惯坐着睡或者是趴在桌上午睡,这样的睡姿,不但会压迫身体神经,影响人体的血液循环和神经传导,轻则不能使身体得到有效的休息和调剂,严重的则可能会导致颈椎病和腰椎间盘突出等疾病的发生。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因为睡眠习惯不好而导致颈椎、腰椎等方面的疾病。专家建议他们,应该养成在需要休息时上床睡觉的习惯。对于那些实在没有条件又需要午睡的白领们,至少也应该在沙发上采取卧姿来休息。
另外,午睡过后不要一下子就起身,而是要慢慢地起来,适当地做一下伸展活动,或者可以用冷水洗个脸,用这些方法来唤醒身体的感知,使其恢复到正常的生理状态。另外,有条件的情况下,午睡之后要喝些果汁,这是补充维生素的最好时机。“小憩之后喝果汁,以滋血脉。”说的就是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