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说道,确诊食管裂孔疝后,如果伴随有比较严重的反流性食管炎、反复出血、溃疡及狭窄,或者出现疝囊扭转、绞窄造成急腹症,疝囊较大且反复出现嵌顿、并引起压迫症状时,需要尽快进行手术。那么问题来了,食管裂孔疝修补术是怎么做的呢?
食管裂孔疝有“经胸腔”和“经腹腔”两种途径进行手术,过去都是开放手术,也就是说可以“开胸”,也可以“开腹”行食管裂孔疝修补手术,现在,我们经常采用的手术方法是“经腹腔镜”修补食管裂孔疝。
因为有相当一部分食管裂孔疝患者会伴随有反酸,所以在修补术同时,一般要进行“抗反流术”,越说越糊涂了,“疝修补术”还没有说清楚,又来了个“抗返流术”,不要着急,听我慢慢道来:
“食管裂孔疝修补术”一般包括两个动作,一是将双侧膈肌脚缝缩至合适大小,而是用合适的补片加强膈肌脚。
“抗反流术”反倒是很有讲究的,经典的术式包含3种:Nissen手术、Toupet手术和Dor手术。
Nissen手术用胃底完全包绕食管下段,缝到食管右侧小弯侧。
Toupet手术将食管°~°包绕,右侧胃底与食管前壁缝合固定,保留部分食管暴露,而不是与左侧胃壁相互缝到一起。
Dor手术在完成左右膈肌脚固定后无需继续分离食管,直接将胃底从食管前方拉至右侧,固定在右膈肌脚上,完成°包绕食管。
好了,今天就到这里,下次我会给大家介绍有关“胃食管反流病”的相关内容,还会持续为大家推出有关食管疾病外科治疗的相关科普知识,敬请大家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