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在我国正常人群中大约有5%-10%的人都或轻或重地患有胃食管反流的症状,在临床上很常见。
什么是胃食管反流病?
胃食管反流病是指胃内容物反流到食管或者食管以上的部位,包括咽部、口腔以及肺部,而引起的一系列的症状和并发症。可能很多人都经历过胃食管反流,但是要诊断为疾病需要包含两个方面:
①引起患者不适的症状,如烧心、反酸、胸痛等,可能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②引起了食管或贲门部的黏膜损害。
胃食管反流病是一种食管动力源性疾病,发生的原因主要是食管动力异常,包括下食管括约肌(LES)压力的降低或自发性松弛时间过长或频繁自发松弛、食管的清除功能下降等,结果导致胃内容物反流到食管腔内,这其中的胃酸、胃蛋白酶、甚至胆汁等攻击因子刺激食管黏膜而引起了不适症状和(或)黏膜损伤;胃排空减弱时也会加重胃食管反流。
胃食管反流的典型症状是烧心、反酸及反食,有些人还可表现为胸痛。这种反酸和烧心的症状往往与进食关系密切,比如进食过饱、过于油腻,或者某些特殊食物而诱发症状。此外,反流的发生也常与体位有关,比如吃饭后弯腰、下蹲或者平卧时容易发生。胃食管反流还可引起一些食管外的症状,“最常见的就是慢性咽炎。”
不是所有的烧心、反酸或反食
都是胃食管反流病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也会有烧心的症状,位置一般在上腹部,而胃食管反流病的烧心位置比较靠上,多位于剑突或胸骨后。胃食管反流是饭后症状明显,而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常常是空腹时症状重,进餐可缓解。
“如果跟吃饭没关系,一天到晚都持续烧心者,尤其是服用奥美拉唑等强效抑酸药无效时,就未必是胃食管反流导致的,可能存在一些功能性的问题,比如焦虑抑郁或者更年期所致。另外,还有一类是食管下端狭窄(比如肿瘤或贲门失弛缓症)所致的呕吐食物会被患者误认为是胃食管反流病而长期口服促动力药及抑酸药,结果导致延误诊治。
因此,症状比较顽固的患者,尤其是40岁以上中老年人,或者有食管癌、胃癌家族史、不明原因贫血、消瘦时,建议患者应及时就诊,完善相关检查(包括胃镜、钡餐以及食管功能性检查等)来明确诊断。“
胃食管反流病药物治疗难根治
饮食调理很重要
有明显的诱因,比如没吃好,偶尔发生一次反流,尤其是年轻人,家族没有食管癌胃癌等高危病史的不用过于担心,主要还是以生活饮食调理为主。但是需要强调的是,如果症状持续两月反复不好,有吞咽困难,尤其是频繁地呕吐,消化道出血,或者出现明显的消瘦等这些医院做积极的检查。
胃食管反流病如果不加干预,胃酸总反流到食管会引起黏膜损伤,最常见的是糜烂,严重会出溃疡,反复糜烂溃疡可能会引起食管贲门处的狭窄;个别会引发消化道的大出血;慢性炎症还会增加肿瘤的风险,如食管癌、贲门癌等。
对于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症状轻微者可能通过饮食、生活方式的调理就能够缓解。临床上抑制胃酸的药对治疗胃食管反流是最有效的,抑酸药可以帮助食管炎的愈合,但是根治不了反流。“长期大量用抑酸药是有一定风险的,因此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用药。
对于预防和改善胃食管反流,生活饮食调理很重要。肥胖、抽烟、喝酒等都会加重反流,患者应控制体重,避免吃得太多太快,不要吃完饭就躺下,晚上睡前三个小时避免进食。夜里症状比较明显的,可以将床头抬高,让上半身倾斜。对贲门特别松的人可以做腹式呼吸训练:吸气鼓肚子,收腹吐气,锻炼膈肌,可以提高贲门的压力,减少反流的发生,不过,这个方法需要长期坚持才会有效果。
此外,数据显示,中国人胃癌的发生率还是很高的,因此,建议40~45岁以上的人至少应该接受一次胃部检查,最可靠的筛查方法依然是胃镜。
医院专家提醒您:
注意身体健康,
发现胃肠不适要及时就医,
别让胃病常伴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