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某,男,63岁。
食欲缺乏,精神衰退,肢体无力,胃脘胀痛,不拒按,嗳气频繁,平素喜热畏冷,大便常干,排便不畅,小便如常。
发病3个月有余,医院治疗,一直未见明显效果。疼痛难忍,不能工作,休息治病已2个多月。舌淡红,苔薄白。
辨证为脾胃虚寒,而兼气滞。治以散寒止痛,理气健脾为主。
药物:茯苓10g,半夏10g,陈皮6g,炙甘草5g,吴茱萸6g,高良姜10g,香附10g,川楝子10g,延胡索10g,当归10g,火麻仁15g,炒白芍12g,神曲10g。水煎服。
二诊:服上方2剂,胃脘疼痛减轻,大便已不干,仍食欲缺乏,喜暖畏冷,见冷则胃痛。脉沉,右关较有力。
茯苓12g,半夏12g,陈皮10g,炙甘草5g,高良姜10g,香附10g,延胡索10g,川楝子10g,炒白芍12g,神曲12g,肉桂6g。水煎服。
三诊:服上方4剂,食欲好转,大便正常,胃脘仍有隐痛。舌苔白腻,脉沉。效不更方,原方去肉桂。
又服6剂后,诸症悉除。停药,调理饮食,5天后即上班,恢复工作。随访,再未复发。
医案出处:《张子琳医疗经验选辑》
本案患者为“食欲缺乏,精神衰退,肢体无力,胃脘胀痛,不拒按,嗳气频繁,平素喜热畏冷,大便常干,排便不畅,小便如常”,发病3个月之久。
此患者为脾胃虚弱,加之患者平素喜热畏冷,当属脾胃虚寒,胀痛为气机郁滞不通所致,证属虚实夹杂。
故以川楝子、香附等药理气止痛,吴茱萸、高良姜等温胃散寒止痛,茯苓、炙甘草等健脾补气,芍药配甘草酸甘化阴且缓急止痛等,以达攻补兼施。
注:以上药方仅供参考,如需使用请咨询专业医师。
(部分图文来源网络,侵删)
任何肠胃疾病疑问,可免费咨询郭老师()▼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