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有很多人通常会有上腹胀、胃胀等症状,去医院就诊通常会被要求做胃镜检查,胃镜下发现有个黏膜下隆起?往往会被要求加做超声内镜检查,检查又提示为“胃间质瘤”!胃间质瘤是否会引起腹胀等症状?还会有其他症状吗?胃间质瘤属于良性还是恶性病变?需要怎样治疗?
现在将有我们消化科医生进行解答。
01胃间质瘤是一种什么疾病?有啥临床症状?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StromalTumors,GIST)是一类起源于胃肠道间叶组织的肿瘤,占消化道间叶肿瘤的大部分。多发于中老年患者,40岁以下患者少见,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异。GIST大部分发生于胃(50~70%)和小肠(20~30%),结直肠约占10~20%,食道占0~6%,肠系膜、网膜及腹腔后罕见。
肿瘤想黏膜侧生长可形成内生性息肉样肿快,多继发黏膜溃疡糜烂;向浆膜侧生长可形成哑铃状肿块,边缘部位呈膨胀性或者浸润性或外生性。
临床症状:
无特异性临床表现,病程可短至数天长至20年,胃肠道间质瘤的主要症状依赖于肿瘤的大小和位置,通常无特异性。胃肠道出血是最常见症状。贲门部GIST吞咽不适、吞咽困难症状也很常见。
02胃肠道间质瘤是恶性还是良性肿瘤?
胃肠道间质瘤是良恶性交界性肿瘤,就是指良性,恶性都有可能。胃肠道间质瘤病人10-20%是恶性的,有部分病人的就诊时已发现有转移,转移主要在肝和腹腔。因此对于恶性及良性的鉴别显得相当重要。
03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方法有哪些?
①胃镜及超声胃镜检查:
对于胃间质瘤,胃镜可帮助明确肿瘤部位及大小。超声内镜对于胃外生性肿瘤可协助诊断,协诊肿瘤位置、大小、起源、局部浸润状况、转移等。部分患者可获得病理学诊断。
②CT检查:
CT平扫发现肿瘤多呈圆形或类圆形,少数呈不规则形。良性肿瘤多小于3cm,密度均匀,边缘锐利,极少侵犯邻近器官,可以有钙化表现。恶性肿瘤多大于3cm,边界不清,与邻近器官粘连,可呈分叶状,密度不均匀,中央极易出现坏死、囊变和出血,肿瘤可出现高、低密度混杂,钙化很少见。CT可通过消化道三维重建对于肿瘤可协助诊断,协诊胃间质瘤位置、大小、局部浸润状况、转移等。
③病理检测特点:
一般需要通过手术切除肿瘤,来明显间质瘤的病理类型,同时根据免疫组化、基因检测来判断是否属于恶性(高度侵袭性)的可能?
肿瘤多位于胃肠粘膜下层(60%),浆膜下层(30%)和肌壁层(10%)。显微镜下特点,70%的胃肠道间质肿瘤呈现梭形细胞,20%为上皮样细胞,包括梭形/上皮样细胞混合型和类癌瘤/副神经节型。胃肠道间质肿瘤的免疫组织化学的诊断特征是细胞表面抗原CD(KIT蛋白)阳性,CD在胃肠道间质肿瘤的细胞表面和细胞浆内广泛表达,而在所有非胃肠道间质肿瘤的肿瘤细胞内均不表达,CD的高灵敏性和特异性使得它一直是胃肠道间质肿瘤的确诊指标。
04胃肠道间质瘤如何治疗?
①手术切除治疗仍是胃肠道间质瘤的首选方法
对于间质瘤大于2cm以上,往往建议手术治疗。治疗的方法选择上:当大小为2-5cm时,可采用腹腔镜下手术,手术方式是切除部分胃;当肿瘤大小大于5cm,可考虑先化疗或者靶向药物治疗后待肿瘤缩小后进行手术。
同时间质瘤极易种植转移,因此要求肿瘤的完整切除。目前对于胃间质瘤的手术方式为肿块完整切除,避免肿瘤破损,尽量保留胃的功能。
②内镜下治疗
对于2cm以内的胃间质瘤,因为一般恶性程度低,有可能长期不变化,在是否需要尽早切除的问题上有一定分歧。但检查上发现有一些危险因素,比如超声回声不均匀、形态不规则等,可以早期切除。治疗方法可以考虑内镜下治疗(采用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将间质瘤从内镜下剥离,从而保留胃的基本形态和功能。
③药物治疗:
胃肠道间质瘤(恶性)即使经过彻底手术切除,复发率仍高达40%以上。同时对于那些无法彻底切除或者已经有转移的病患,有啥药物吗?还好现在有特效药物:伊马替尼,术前术后的辅助治疗,可以很好的控制病情。分子靶向药物的问世,使得间质瘤的治疗获得了突破性进展。
口服靶向药物可以使50%以上的恶性转移或手术不能切除的间质瘤病人取得明显的疗效,而且其*副作用也远不如传统药物拘留,绝大部分患者都可以耐受。同时对于完整切除间质瘤的患者,医生会根据其病理的最终结果,判断其恶性程度,并释放建议采用口服靶向药物进行治疗,从而减少复发的可能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