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汁反流和食管反流其实是存在有一定差别的。
首先来说一下二者的概念:
胆汁反流主要是说由于幽门括约肌松弛,导致了十二指肠液(胆汁,胰酶,小肠液等)物质反流进入到胃内,从而引起胃部的炎症,之所以胆汁等物质会导致胃内的炎症,主要是因为胆汁是属于碱性的物质,而胃内却是一个强酸性的环境,当强酸遇到强碱,势必就会导致化学性的损伤,所以胆汁反流性胃炎在临床也被佳作碱性胃炎。胆汁反流性胃炎较好发于胃大部切除术后的患者,长期抽烟,饮酒,高脂肪,高胆固醇饮食的人群。
而食管反流主要就是胃食管的反流,也就是由于食管下括约肌的松弛,导致了胃内容物进入到食管,这些胃内容物就包括有胃酸,胃蛋白酶等物质,因为这些都是属于强酸性的物质,反流到食管之后,就会造成食管黏膜的损伤,因为食管黏膜并不像胃黏膜一样具有抵抗胃酸和屏障的功能。当胃酸等物质反流进入到食管后,就会导致食管的炎症发生和溃疡的形成。胃食管反流病较为多发于肥胖,高糖,高脂肪饮食的人群。也可以发生在妊娠期,因为胃食管反流的形成主要就是由于腹腔内的压力过大所导致。
所以说胃食管反流和胆汁反流并不是一回事,主要是因为其反流的物质,反流的场所都是不相同的,而且造成的器官损伤也是不相同的。
对于胆汁反流的治疗主要是以促进胃肠蠕动药物为主,也可以使用胃黏膜保护剂来减少胆汁对于胃黏膜的伤害。
常用药物组合是:铝碳酸镁+西沙比利等。
而对于反流食管炎的治疗主要是以抑酸药物和促进胃肠蠕动药物为主。
常用的药物组合是:奥美拉唑+曲美布丁等。
所以说对于胃食管反流和胆汁反流的患者都是要用到促进胃肠蠕动药物的,这些药物中最常使用的就是吗丁啉。
什么是胆汁反流性胃炎胆汁反流性胃炎是指胆汁反流入胃的一种病理生理现象,一般同时伴有胰液反流入胃,这种现象正常人也存在,轻度的反流有助于减轻胃内酸度,但过多的反流就会损害胃黏膜。
作用机制为:
胆酸可溶解胃中的黏液及破坏黏膜表面;胆汁能激活卵磷脂酶a。使卵磷脂变为溶血卵磷脂而破坏细胞膜。当碱性的十二指肠液与酸性的胃液中和,ph值接近中性时,胰酶被激活,引起黏膜损伤。
胃部分切除与胆囊切除术后,大多数患者都有胆汁反流现象的存在。
胆汁反流性胃炎有哪些症状?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症状主要有以下几种:
1、上腹部疼痛和呕吐胆汁。上中腹部疼痛的性质呈烧灼样疼痛,进食后加重,常伴有恶心、呕吐,吐出淡黄色的胆汁混合液。常混有食物。有的还有黑便、呕血、体重减轻等症状。
2、禁食后可使上腹部疼痛加剧。
3、服用制酸药效果差。
4、常出现贫血。
少数病人可表现为胸骨后痛,或胃部不消化感觉。胆汁性呕吐是其特征性表现,由于胃排空障碍,呕吐多在晚间或半夜时发生,呕吐物中可伴有食物,偶有少量血液。因为害怕进食后症状加重,病人减少食量,可发生贫血、消瘦、营养不良以及腹泻等表现。
胆汁反流可能的致癌机制1.胆汁对胃黏膜的直接损伤作用。
我们知道胆汁是由肝脏产生的,其主要作用是帮助消化吸收的,作用发生的主要部位在肠道。正常情况下,肝脏内胆固醇合成初级胆汁酸,进入肠腔后在细菌作用下形成次级胆汁酸,次级胆汁酸的*性强于初级胆汁酸,其中石胆酸*性最强。胆汁反流时,次级胆汁酸和游离胆汁酸反流入胃,可破坏胃上皮细胞的脂蛋白层从而破坏胃黏膜屏障。反流物中的胰液也对胃黏膜产生损伤作用,胰液中的磷脂酶A与胆汁中卵磷脂被转化为溶血卵磷脂可去除粘液,通过溶解胃黏膜上皮细胞膜的磷脂而损伤胃黏膜屏障,胃液中氢离子由于屏障机制的损伤弥散入胃黏膜,从而激活胃蛋白酶原,使粘膜的通透性增高而引起胃黏膜损伤。
2.胆汁反流为其他因素损伤胃黏膜提供了条件。
胆汁反流直接影响胃腔内及粘膜表面的化学环境,使胃酸、幽门螺杆菌的有害因素的致病作用增强,加重了上述因素的致病作用。研究认为,胆汁反流入胃内后,可溶性胆汁酸在非离子化亲脂状态下进入粘膜细胞,并能聚集达到管腔浓度的8倍,引起细胞膜及其紧密连接的损伤。因此胆汁等十二指肠内容物的反流参与了慢性胃粘膜损伤。
3.胃切除后的胆汁反流可以破坏残胃粘膜屏障。
胃窦部切除者残胃炎的发生还与胃窦切除后胃泌素分泌降低,胃黏膜萎缩、血流改变及粘膜表面性质改变等有关,因而胃黏膜屏障更易受胆汁的破坏,有利于H+反弥散而损伤胃黏膜。胆汁酸和胆盐破坏胃黏膜屏障也是胃溃疡的发生最重要的机制之一。研究认为胆汁反流对胃黏膜的损伤主要表现为活动性炎症、肠化生、腺体萎缩和局造性增生,而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黏膜异型增生或肠上皮化生、胃腺体的囊状扩张等被认为是胃癌前期的病变。
4.胆汁反流导致胃癌的发生几率增加。
胃远端手术后的残胃现在被认为是胃癌的癌前病变。残胃癌的发生机制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1)胃部分切除后,改变了胃肠正常的生理解剖关系,导致胃黏膜发生重大的病理生理变化,这是残胃癌发生的重要病理基础。主要是胃部分切除术后,丧失了正常的幽门功能,胆汁胰液大量反流入残胃,使胃黏膜受到强烈的刺激和损害。
(2)胃切除后,残胃粘膜屏障功能损伤。由于幽门及胃窦部被切除,缺乏G细胞分泌胃泌素,胃黏液分泌减少,腺体萎缩,残胃处于低酸或无酸状态,因而胆汁等碱性反流液更易损伤胃黏膜,尤其是胆汁里的脱脂酸卵磷脂对胃黏膜屏障机制有较强的损害作用。
(3)胆汁反流导致胃内长时间低酸,有利于细菌繁殖,尤其是具有硝酸盐还原酶的细菌增多,产生致癌物质--亚硝胺增多,也可能增加了残胃癌发生机会。
由此可见,胆汁反流性胃炎与胃癌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如果发生了胆汁反流性胃炎,需要积极治疗,定期复查,早期治疗。
推荐:
老中医给出的治癌小妙招——外治法
乳腺增生一定会变成乳腺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