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反流性食管炎
01
1.概述反流性食管炎是指胃酸反流至食管腔引起的食管炎症,它常出现灼热、胃灼热感、嘈杂、嗳气、反酸、吐食、吞咽不畅、胸背疼痛、咽部有异物感等症状。该病虽不属于胃病的范畴,但与胃的关系极大,且症状与一般胃病极为相似。造成反流性食管炎的原因,多半是过度进食,胃内压力增大,或者食油腻或强刺激、且难以消化的食物,胃内容物易于向食管腔内反流;也有习惯性便秘者、严重肥胖者、部分怀孕者,由腹腔内压力增高,促使胃-食管反流。此外,肌肉松弛的消瘦者,食管裂孔容易增宽;胃大部切除术后者、支气管哮喘者、驾驶员或经常从事向前弯腰工作的人,都易于出现反流性食管炎。本病属于中医“反胃”“嘈杂”“吐酸”等病的范围,多为忧思郁怒,酒食所伤而引起,病位在食管,属胃气所主,与肝、脾有密切关系。
02
辨证选用膏滋方(1)胃热型胃中灼热疼痛,时轻时重,痛时急迫难忍,需进冷食方能缓解,常伴有吞酸泛酸、心神不宁、心烦易怒、舌红或偏红、苔黄少津。清胃泄热,行气止痛,和胃制酸。蒲公英
川黄连
吴茱萸
炒竹茹
赤芍
白芍
青皮
陈皮
制半夏
茯苓
牡丹皮
焦山栀
川楝子
延胡索
海螵蛸
煅瓦楞子
丹参
生地黄
麦冬
知母
夏枯草
决明子
干苦瓜片
炙甘草
g
30g
15g
g
g
g
g
g
g
g
g
g
g
g
g
g
g
g
g
g
g
g
g
50g
将川黄连、吴茱萸研成细粉备用;余药用冷水浸泡2小时,入锅加水适量,煎煮3次,每次1小时,榨渣取汁,合并滤汁,去沉淀物,加热浓缩成清膏,加蜂蜜g,待蜂蜜溶化后调入黄连粉、吴茱萸粉,搅匀,再煮片刻即成。每次20~30g(1汤匙),每日2次。(2)阴虚型呕吐泛酸,或泛吐少量不化的食物,凡口隐隐作痛,时有胃灼热感,嘈杂似饥,口中干燥少津,大便干结,舌红或偏红,舌面少津,脉细弦。
滋阴生津,和胃降逆。南沙参
北沙参
天冬
麦冬
生地黄
百合
丹参
白檀香
砂仁
丁香
柿蒂
橘皮
鲜生姜汁
黄连
吴茱萸
海螵蛸
煅瓦楞子
炙甘草
g
g
g
g
g
g
g
30g
20g
30g
30g
g
50ml
30g
15g
g
g
50g
将丁香、柿蒂同研成细粉备用。余药用冷水浸泡2小时,入锅加水适量,煎煮2次,每次1小时,榨渣取汁,合并滤汁,去沉淀物,加热浓缩成清膏。调入生姜汁,和匀。加蜂蜜g,待蜂蜜溶化后调入丁香粉、柿蒂粉,搅匀,再煮片刻即成。每次20~30g(1汤匙),每日2次。(3)脾虚型病久体虚,时见泛吐清水酸涎,间或呕吐少量食物,胃脘痞胀,隐痛绵绵,纳食少,食入难化或食稍多则胀甚,面色无华,乏力神倦,四肢痿软,大便溏,舌淡,脉弱。
补益脾胃。
太子参
山药
姜半夏
陈皮
莲子
鲜生姜
去核大枣
白参粉
砂仁粉
茯苓
豆蔻
薏苡仁
龙眼肉
海螵蛸
红茶
炙甘草
g
g
g
g
g
g
g
30g
30g
g
30g
g
g
g
30g
50g
上药除白参粉、砂仁粉之外,余药用冷水浸泡2小时,入锅加水适量,煎煮3次,每次1小时,榨渣取汁,合并滤汁,去沉淀物,加热浓缩成清膏。加饴糖g,待饴糖溶化后调入白参粉、砂仁粉,搅匀,再煮片刻即成。每次20~30g(1汤匙),每日2次。
中药免煎颗粒如何熬膏
1
备料
按照膏方处方准备好中药配方颗粒、细料药、辅料(胶类、糖类、蜜类等),放入不锈钢容器中备料,辅料需在相应的步骤中加入。2
加水融化
加水:根据处方服用量加入适量温开水,水量过多则熬膏时间长,水量过少则不利于颗粒溶解。
若使用电磁炉熬制,加入温开水后,不断搅拌使配方颗粒完全溶解,然后再开火加热,加热时使用搅拌勺需沿同一方向不断搅拌,以免糊锅。
3
熬膏收膏
熬膏过程,始终保持微沸状态,加入辅料,加强搅拌防止粘锅。
不断搅拌至膏体粘稠、均匀清亮,出现挂旗或“滴水成珠”,收膏完成。
4
装膏
将膏体趁热倒入事先准备好的干燥、已消*的容器中,转移至凉膏区冷却(凉膏区:温度在20度以下,相对湿度45%-65%。每天不少于两次,每次不少于半小时的紫外消*),膏体冷却后即可封盖贴上标签储存。精彩推荐·慢性浅表性胃炎·临床经验方·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经验方武汉华佗每天提升一点、成就更美好的自己
长按指纹识别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