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女士,55岁,反复胃脘胀痛10余年,加重2年。胃镜检查:慢性浅表性胃炎伴糜烂及萎缩(胃窦为主);病理检查:重度慢性胃炎,轻度萎缩,肠上皮化生及不典型增生。症见胃脘胀痛不适,餐后胀甚,饥时疼痛,嗳气不反酸,胃纳欠佳,口渴喜饮,大便尚调,舌淡嫩、苔少。辨证为脾胃气阴两虚,治宜益气养阴。药方:木香12g(后下),砂仁6g(后下),太子参15g,黄芪18g,白术15g,茯苓15g,当归6g,佛手12g,白花蛇舌草30g,半枝莲15g,浙贝母12g,海螵蛸12g。水煎服,每日1剂。服药7剂后,疼痛基本消失,仍有餐后饱胀不适,嗳气减,胃纳好转。原方去浙贝母、海螵蛸,加郁金、紫苏梗各12g。再服1个月后,诸症明显好转,嗳气少作,饮食不慎时脘腹少胀。原方继服3个月,复查胃镜,提示轻度慢性浅表性胃炎,余无特殊。慢性萎缩性胃炎一证,在脾气虚胃阴不足的基础上,常兼夹血瘀、气滞、湿、热、*等,故治疗常益气养阴、活血解*、清热除湿并举。临床常分三型论治,其中气阴不足较多见,患者常以胃脘饱胀不适为主症,伴嗳气纳差、消瘦、口干、舌红少津,治宜益气养阴,常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减治疗。脾胃互为表里,胃痞日久,必伤及脾之阳气,出现脾胃虚寒之证,临床见脘胀纳呆、便溏、舌淡嫩有齿痕等,治宜温脾健胃,方用丁蔻理中汤加减。胃痞一证并非纯寒无热,或纯热无寒,临床寒热错杂、虚实并见最为常见,此证治宜辛开苦降,投以半夏泻心汤最为适宜。只有很小一部分的萎缩性胃炎患者可能会发展为胃癌,但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从该病到胃癌要经历: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原位癌-侵袭-转移等多个过程。实际上在这个该过程中如果有效干预、合理治疗,很大一部分患者的病情可以得到控制甚至逆转。注: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需选用请咨询专业医师。(文章内容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肠胃道健康问题可加郭老师,免费咨询
()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