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道炎病论坛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针刀治疗食管贲门失弛缓症的操作方法与疗效
TUhjnbcbe - 2021/1/5 13:18:00
白癜风中医诊疗倡导者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5941640.html

目的:报告针刀治疗食管贲门失弛缓症的临床效果。

方法:1.针刀闭合术;2.设药物组对照。

结果:两组比较,P0.,针刀组明显优于药物组。

结论:针刀治疗食管贲门失弛缓症临床有良效。

食管贲门失弛缓症;针刀

贲门失弛缓症亦称贲门痉挛,巨食管。中医属噎膈范畴,笔者近7年来治疗本病21例,收效较为满意,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治疗组(针刀穴位组)11例,其中女6例,男5例,年龄20~30岁3例,31~40岁5例,41~50岁1例,51~60岁2例,病程6个月~1年4例,2~5年5例,5~l0年1例,11年以上1例。

1.2对照组(西药组)10例,其中女6例,男4例,年龄20~30岁6例,31~40岁4例,病程6个月~1年4例,2~5年4例,6~10年1例,11年以上1例。

2.治疗方法

2.1针刀组:

2.1.1定位:

A组:T3~4连线中间处作一点,通过这一点作一垂直于脊柱纵轴线的横线,并从该点沿此横线向两侧各旁开3寸为进针点。

B组:T6~8棘突连线中点,左右各旁开1.5寸为进针点。

C组:足三里、内关、中脘、膻中为进针点。

2.1.2方法:先俯卧位,充分暴露胸背部施术部的区域,皮肤常规消*后,铺无菌洞巾,选用汉章4号针刀。

A点进针:刀口线和背部呈80°夹角刺入,深部达肋骨背面;

B点进针:刀口线与人体纵轴平行,针体与背部皮肤平面垂直刺入1cm,纵行剥离2~3下,速度宜快。

C点进针:然后仰卧位。

中脘穴:针体与进针点部位皮肤平面垂直刺入0.4cm。纵行剥离2~3下,速度宜快。

膻中穴:刀口线与人体纵轴平行,针尖向下刺入0.3cm,纵行剥离2~3下,速度宜快。

内关穴:刀口线与肌腱平行,针体与进针点平面垂直刺入0.5~1cm,纵行剥离2~3下,速度宜快。

足三里穴:刀口线与下肢纵轴平行,针体与皮肤平面垂直,刺入2.5~4cm,横行剥离2~3下,速度宜快。

术后用创可贴贴敷针眼。

2.1.3手法治疗:

用胸推手法:患者俯卧治疗床,医生右手握拳,食指和中指关节扣在患椎棘突上,左手握住自己右手的腕部,令患者吸气,当吸气到最大限度时,医生突然将中、食指的掌指关节平衡下压,速度要快,此时可有震动感或弹响声,手法结束。针刀下X线钡剂观察,当针刀在T6~8时钡剂能顺利通过贲门而进入胃中,加中脘、膻中、内关、足三里穴,钡剂通过贲门部更快。

2.2对照组:

应用镇静剂,如鲁米那、安定等,饮前口服2%利多卡因30~60ml或吞服硝酸甘油0.3~0.6mg以缓解痉挛。治疗组和对照组均20天为一个疗程,中间休息3~4天再进行第二疗程,最多进行3个疗程,若无效采取其它办法治疗。

3.疗效分析

3.1疗效标准

治愈:饮食如常,无吞咽困难,食物反流及胸骨后疼痛症状消失,钡剂能顺利通过贲门部,随访2~3年未见复发者。

显效:吃干的食物需流质类食物送下,但无食物反流,胸骨后疼痛。钡剂通过贲门较缓慢,随访2年未见加重者。

好转:只能饮半流质食物,速度略快时,出现吞咽困难,有时可出现食物反流,钡剂不能全部通过贲门部,随访1~2年内有复发或加重者。

无效:症状与治疗前完全一样。

3.2治疗结果:

治疗组11例,经治疗后临床治愈5例,显效3例,好转2例,无效l例。

对照组10例,经治疗显效4例。好转3例,无效3例。经统计学处理P0.,说明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病程的长短对疗效有明显关系,属于正比关系。病程短,疗效佳,病程长,疗效差。治疗组与对照组均如此。随访结果,在治疗组10例和对照组7例有效患者中,经过1~4年的随访,由于各种原因,如情绪、饮食、嗜好等而复发者,分别做了扩张疗法和手术疗法。治疗组优于对照组,而疗效巩固最长的是治疗组,经统计学处理P0.。

贲门失弛缓症是植物神经功能失调,致使食道下端及贲门部功能障碍所造成。临床所见,此病因情绪所致者占多数。患者病情变化随情绪的改变而变化,贲门失弛缓以致食管扩张,食道张力和蠕动减弱,食物反流等症状,是由于交感神经过度兴奋。目前认为长短呼吸能提高迷走神经(由副交感神经组成兴奋性,而肺脏的功能活动又主要受从脊髓T1~4节段发出的交感神经支配,故选取T3~4为治疗点能使贲门松弛。T8~9支配胃丛神经,通过刺激直接作用到胃的平滑肌和腺体,促进蠕动,加强张力)。

胃肠功能活动受到来自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迷走神经)的双重支配。迷走神经以兴奋为主,而交感神经则以抑制为主。目前认为针刀刺激内关、足三里时,其感应传达到下丘脑植物神经较高级中枢中,进而调节胃贲门部功能,其功能是通过下丘脑――迷走神经传导到胃。

中脘为胃之募穴,腑之会穴,以启膈开胃,化痰散结;膻中为气之会穴,亦称上气海,取之以宽胸理气,二穴相配,使上、中焦之气得通,可促进迷走神经兴奋,使贲门弛缓。

针刀在进入人体时是一种针的理念。当它刺入人体不去发挥它的切开、剥离等刀的作用的时候,它发挥的就是一种针的作用。

但根据患者体会,它比针灸针作用更大更强,因为它有刀刃,比针灸针略粗,所以它对人体刺激效应更大。针刀治疗贲门失弛缓症收到了比针灸针更好的治疗效果。

医生在临床在操作中必须细心,使刀口始终以限定深度为依据进行活动,切不可向深部刺入,以免损伤重要脏器、神经和血管。

针刀治疗优势:

治疗过程操作简单,不受任何环境和条件的限制。治疗时切口小,不用缝合,对人体组织的损伤也小,且不易引起感染,无不良反应,病人也无明显痛苦和恐惧感,术后无需休息,治疗时间短,疗程短,患者易于接受。

针刀医学综合班(每班计15天,90学时)传授针刀医学四大基础理论、六大组成部分、十一种进针刀方法,重点传授各种慢性软组织损伤,如肩周炎、腱鞘炎、骨质增生、腰椎间盘突出、颈椎病、腰腿痛等50余种常见病及多发病的针刀诊疗技术,各种病症的影像诊断、局部解剖、针刀具体操作及术后手法、药物配合治疗等。

时间:年11月8日开课

学费:元/人(含港、澳、台学员)办学特点:理论联系临床、临床验证理论

主讲教授:易秉瑛、崔秀芳、柳百智、冯建民、司同、肖德睿、王庶霖

咨询、

网站:

1
查看完整版本: 针刀治疗食管贲门失弛缓症的操作方法与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