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eosinophilicgastroenteritis,EGE)是一种以胃肠壁弥散性或局限性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EOS)浸润为特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病变可累及从食管到直肠的全胃肠道壁各层,据报道最常累及的部位成人是胃,儿童是小肠。美国研究表明EGE发病率为8.4/~28.0/,发病率在过去50年中略有上升,男性多于女性,但个别报道以女性为优势[1]。目前对于EGE的发病机制和病因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食物过敏、免疫功能及基因遗传等因素有关,研究发现近半数患者个人或家族有支气管哮喘(哮喘)、过敏性鼻炎、湿疹或荨麻疹病史等[2]。EGE可发生于任何年龄,3~50岁较常见,婴儿发病率低,该病常隐匿起病,可反复发作,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内镜下表现无特异性,可能伴或不伴外周血EOS增多,易误诊、漏诊,可出现肠穿孔、肠狭窄、肠梗阻等并发症。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现就儿童EGE诊断及治疗等方面进行阐述。
1 诊断关于EGE的诊断国内外尚无统一标准,目前应用较广的是Talley标准[3]:(1)反复出现的腹痛、腹泻、呕吐等消化道症状;(2)胃肠道活组织检查1个或1个以上部位EOS浸润或高EOS腹水;(3)除外寄生虫、肠外疾病及其他EOS增多的疾病。Leinbach标准[4]:(1)进食特殊食物后出现胃肠道症状和体征;(2)外周血EOS增多;(3)组织学证明胃肠道有EOS增多或浸润。目前认为Leinbach标准中外周血EOS增多并非EGE诊断所必需的,原因是外周血中EOS的数量会随患者病情变化而经常出现波动,至少有20%的患者在整个病程中外周血EOS始终未见升高,因此,外周血EOS数量正常时并不能排除该病[3]。内镜下胃肠道组织活检证实EOS浸润20个/高倍视野(HPF)是诊断EGE的关键[5],而排除其他EOS增多相关的疾病对EGE的诊断至关重要。实际临床工作中儿童EGE的确诊需根据患儿个体特点,结合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影像学、内镜检查及组织病理综合评估后进行诊断,诊断流程可参照图1[6]。1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的诊断
Figure1Diagnosisofeosinophilicgastroenteritis
1.1 临床表现
消化道症状作为EGE诊断的主要依据之一,可因病变累及的部位、病理、范围和程度而有所差异。腹痛是最常见的临床症状,常为首发症状,而腹痛的部位、性质及发病的规律性、特异性不强,既有轻微腹痛等类似胃炎的表现,也有阵发性腹部绞痛等表现[2],还可伴腹胀、腹泻、恶心、呕吐、消化道出血、肠梗阻、腹膜炎、胃肠穿孔、腹水及生长发育迟缓、青春期延迟或闭经等。根据Klein等[7]将EGE分为3型:黏膜型、肌型及浆膜型。其中黏膜型最为常见[8],常表现为腹泻、呕吐、贫血、便血、低清蛋白血症和体质量减轻等,可继发蛋白丢失性肠病和吸收不良。肌型为胃肠道肌层受累,可致肠壁增厚、幽门及肠梗阻,出现痉挛相关的恶心呕吐和频繁腹痛,也可出现阻塞性阑尾块或肠套叠。浆膜层受累可出现腹水、腹膜炎甚至穿孔及肠套叠,腹水中可检出大量EOS[9]。3型可单独或混合出现,混合出现者称为混合型。另外,继发于十二指肠周围区域的EOS浸润可导致胰腺炎、胆管炎和巨大难治的十二指肠溃疡。EGE患者的临床表现多呈慢性病程,往往有周期性发作和自发性缓解的特点,PinetondeChambrun等[10]认为EGE有3种不同的长期进展模式,分别为非闭合性疾病(42%),在浆膜型中常见;复发性疾病(37%),主要见于肌型;慢性持续性疾病(21%),主要在黏膜型患者。
1.2 实验室检查
EGE诊断相关的实验室检查包括外周血EOS增多、血清IgE水平升高、红细胞沉降率(ESR)升高、低清蛋白血症、D-木糖检查异常、粪便脂肪增加、缺铁性贫血、肝功能异常、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等[5]。这些检测虽然不能对EGE进行确诊,但可作为EGE诊断的相关线索。据报道约1/3的EGE患者有IgE水平升高及ESR增快。外周血、腹水和骨髓中EOS增多是诊断EGE的重要依据,有报道显示黏膜层受累EOS绝对计数(AEC)约为个/μL,肌层受累约为个/μL,浆膜受累约为个/μL[6],高AEC是EGE复发的独立预测因子,复发率高达60%~80%[10],并提示广泛的肠道受累。
1.3 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的诊断意义主要在于除外其他EOS增多的疾病及发现并发症。计算机断层扫描(CT)可显示远端胃和近端小肠结节性及不规则增厚、腹水和梗阻等,偶尔会出现局部淋巴结大,但这些表现也可存在于其他疾病,如克罗恩病和淋巴瘤等[11,12],出现继发于肠壁分层的2个标志物是"光晕符号"和"araneid-limb-like",可以帮助区分炎性和肿瘤性病变和排除肠外病变。99Tcm六甲基丙烯胺肟(HMPAO)标记的WBC闪烁扫描成像可评估EGE的疾病程度及治疗后的反应[13],然而,这一技术尚未成为EGE的可靠诊断工具。
1.4 内镜及活检病理检查
内镜下病变最常累及胃、十二指肠及空肠,可见黏膜弥散充血肿胀、出血点、颗粒样红斑、糜烂及溃疡等[14],糜烂和溃疡好发于胃窦与小肠。还可表现为胃肠蠕动差,胃腔内有食物残渣存留,幽门黏膜充血肿胀明显,球部进镜困难等。Chen等[15]报道内镜结合活检检查至少可诊断高达80%的EGE,因此内镜为诊断本病不可缺少的辅助检查手段。结肠镜检查可表现回结肠及阑尾黏膜充血水肿、糜烂、肠痉挛、肠腔狭窄。而部分患者胃肠镜下可无异常,易造成漏诊,因此必要时需重复内窥镜检查。
EGE组织学特点为胃肠道大量EOS浸润,可聚集成堆,浸润可累及胃肠壁全层,也可以某一层受累为主。最常见为黏膜和黏膜下层,其次为肌层,浆膜层少见。其他病理改变包括隐窝增生、水肿、小肠绒毛萎缩、黏膜及腺上皮细胞坏死和再生、纤维化等,还可能存在肥大细胞浸润和EOS浸润的增生性肠系膜淋巴结。组织学检查作为诊断EGE的基石,目前尚无明确的诊断标准,有报道提出胃肠道黏膜组织EOS浸润≥20个/HPF则考虑诊断,≥30个/HPF考虑中度EOS浸润,≥50个/HPF考虑为重度EOS浸润;但有学者则认为不同部位的诊断需依据不同的EOS浸润数量,EOS胃炎的EOS计数应30个/HPF,EOS十二指肠炎的EOS计数应50个/HPF才可诊断[3];也有报道认为上消化道黏膜EOS20个/HPF和下消化道60个/HPF可诊断EGE[16]。胃肠道EOS浸润常呈局灶性分布,内镜下黏膜活检可能为阴性,因此,多部位、多块(6点以上)取活检可明显提高EGE的诊断率,对正常及异常黏膜均应取材,因正常黏膜可具有诊断性的EOS增多等表现。黏膜活检对黏膜型及混合型诊断意义较大,由于内镜活检的局限性,对肌型及浆膜型EGE诊断困难,而腹水检查有利于浆膜型的诊断,因此,内镜活检阴性的患者可酌情行手术活检、骨髓活检等[6]。
国外有学者建议根据成人患者病初临床表现、初步实验室检查结果、影像学、内窥镜和组织学检查、消化道结构损伤的严重程度,将EGE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和并发症4种类型(表1),并依据严重程度分型指导患者治疗方式的选择[6],此分型是否适合儿童,尚需验证。
1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的严重程度及并发症
Table1Theseverity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