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道炎病论坛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立秋养生与导引
TUhjnbcbe - 2021/3/9 23:56:00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第13个节气,北斗星斗柄指向西南,太阳到达黄经°,于每年公历8月7-9日交节。立秋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为秋季的起点,意味着降雨、风暴、湿度等,处于一年中的转折点,趋于下降或减少;在自然界,万物开始从繁茂成长趋向萧索成熟。此时并不代表酷热天气就此结束,初秋期间天气仍然很热,所谓“热在三伏”,又有“秋后一伏”之说,立秋后还有至少“一伏”的酷热天气,“三伏”有初伏、中伏和末伏之分,“立秋”这天往往还处在中伏期间,也就是说,酷暑并没有过完,真正凉爽一般要到白露节气之后。

立秋节,民间有祭祀土地神,庆祝丰收的习俗,南方还有“立秋啃秋瓜”以防秋燥的习俗。立秋由于盛夏余热未消,秋阳肆虐,古之圣人遵循“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调摄宗旨,告诫我们,养生要顺应四时、遵循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要做到内心宁静,神志安宁,心情舒畅,切忌悲忧伤感,要避肃杀之气,收敛神气,以适应秋天容平之气。应开始“早卧早起,与鸡俱兴”早卧以顺应阳气之收敛,早起为使肺气得以舒展,且防收敛之太过。穿衣不宜太多,否则会影响机体对气候转冷的适应能力,易受凉感冒。饮食方面,要尽量少吃葱、姜等辛味之品,适当多食酸味果蔬;秋时肺金当令,肺金太旺则克肝木,燥气当令,易伤津液,故饮食应以滋阴润肺、益胃生津为主。可适当食用芝麻、糯米、粳米、蜂蜜、藕、银耳、梨、枇杷、菠萝、乳品等柔润食物。

立秋由于盛夏余热未消,秋阳肆虐,古之圣人遵循“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调摄宗旨,告诫我们,养生要顺应四时、遵循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要做到内心宁静,神志安宁,心情舒畅,切忌悲忧伤感,要避肃杀之气,收敛神气,以适应秋天容平之气;应开始“早卧早起,与鸡俱兴”早卧以顺应阳气之收敛,早起为使肺气得以舒展,且防收敛之太过。穿衣不宜太多,否则会影响机体对气候转冷的适应能力,易受凉感冒。饮食方面,要尽量少吃葱、姜等辛味之品,适当多食酸味果蔬;秋时肺金当令,肺金太旺则克肝木,燥气当令,易伤津液,故饮食应以滋阴润肺、益胃生津为主。可适当食用芝麻、糯米、粳米、蜂蜜、藕、银耳、梨、枇杷、菠萝、乳品等柔润食物;运动锻炼可以积极开展各种运动锻炼。

《二十四节气导引养生术》是古人根据二十四节气创编的一套导引法,它根据每个节气所属经络及相关易发病症,创编而成,是导引术在养生应用上的一大发展。本套导引养生法具体产生年代已不可考,明代养生图书《保生心鉴》、《万寿仙书》、《遵生八笺》等都有收录,但各书收录时,名称有别,推测其应为明人所创编,该书后又在清末被郑官应收入《中外卫生要旨》一书中。

立秋养生导引法

立秋缩身拱背式,一叶知秋清肺去火

坐功:

每日丑寅时,正坐,两手托,缩体闭息,耸身上踊,凡七八度,叩齿、吐纳、咽漱。

治病:

补益虚损,去腰肾积气。口苦,善太息,心胁痛不能反侧,面尘,体无泽,足外热,头痛,颔痛,目锐眦痛,缺盆肿痛,腋下肿,汗出,振寒,马刀侠瘿,结核。

从人体解剖学得知,颈椎骨七块,胸椎骨十二块、腰椎骨五块,合起来共二十四块,它正好和二十四节气相对应,每一块脊椎骨都对应着一个节气,立秋对应脊椎的第二胸椎,与心肺、肝胆、消化道有关,根据脊柱疾病的相关性研究,心脏、气管、肺炎、食道、背肌、食道炎、胸痛、手臂内侧酸麻痛、血压、心跳不规律、胆囊疾病、带状疱疹与第二胸椎最为密切相关,在立秋节令时可通过节令养生来进行调护,对上述疾病的防治有积极的辅助作用。解读:立秋节气时,每天凌晨1点至5点,取正坐,两手掌按压在地,手臂伸直,吸气同时低头,收缩会阴,躬背向上,意想百会与会阴两头收紧,使整个脊柱上躬至极致,稍停,再呼气放松,身体还原。共做56次,然后行叩齿、吐纳、咽津液法。此式以锻炼脊柱后背,调理两胁胆经为主,同时也可以强化心肺功能。主要功效为补益虚损,祛除腰肾之间所留积的寒湿之气。对胆火上扰引起的口苦,胸中烦闷引起的爱叹气,心胁两侧疼痛所致不能转身,面色灰暗如蒙灰尘,肌肤缺乏光泽等都有调理功效,另外对胆经循行所过部位为主的病症,如脚外侧发热,两侧头痛,下颌痛,外眼角痛,锁骨上窝肿痛,腋下肿痛、出汗多等也有调理功效,此外还可调理经常打冷战,腋下、颈部淋巴结核等。

视频来自腾讯视频!

此式主要以调理胆经、背部和胁肋部为主。练习时,背部有如猫躬背一般,尽力上拱,两臂用力撑地,使两胁得以撑开,从而调理到胆经。因躬背时,背部诸阳经都得到撑拉,故可振奋全身阳气,而有补益效果。躬背时,需要配合低头、吸气、收腹、收缩会阴,而使调理效果最大化。低头时,须下颌内收,头顶尽量下拉,以起到辅助拉伸脊柱及督脉的效果,同时可调理颈部两侧淋巴结。今人用于保健,可不必拘于练习时间。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立秋养生与导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