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结核分枝杆菌(non-tuberculousMycobacteria,NTM)系指除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包括结核、牛、非洲、田鼠、山羊、pinnipedii、suricattae和mungi分枝杆菌)和麻风分枝杆菌以外的一大类分枝杆菌的总称,曾用名为非典型分枝杆菌、非典型抗酸杆菌、非分类分枝杆菌、未分类分枝杆菌、无名分枝杆菌、野种分枝杆菌、机会性分枝杆菌、副结核杆菌、假性结核菌等。迄今为止,共发现NTM菌种余种,14个亚种(
何谓输液性静脉炎
静脉输液时,由于物理、化学及感染等因素对血管壁的刺激导致血管壁出现炎症表现。输液性静脉炎是静脉输液治疗中最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约为30-70%。
发生机制:静脉导管插入和静脉血管化学刺激导致炎症和血栓形成。无论炎症反应还是血栓形成,均有粒细胞对内皮细胞的黏附,进而启动内皮细胞炎症反应,黏附过程受E选择素和细胞间黏附因子-1的调节。
输液性静脉炎症状与分级
最初症状为穿刺点局部不适或轻微疼痛,进而出现局部组织发红、肿胀、灼热、疼痛,并出现沿静脉走向索状红线,久之可触及条索状硬结。
美国静脉输液协会(INS)静脉炎分级
分级
临床症状
0
无临床症状
1+
穿刺部位红斑,伴或不伴有痛苦
2+
穿刺部位红斑、疼痛,伴或不伴有水肿
3+
穿刺部位红斑、疼痛,伴或不伴有水肿,静脉条纹形成,可触及索状物
4+
穿刺部位红斑、疼痛,伴或不伴有水肿,静脉条纹形成,可触及索状物且长度>2.5,伴脓性渗出
诱发因素
药物因素
常见诱发静脉炎的药物有抗菌药、化疗药物、脑血管系统药物、营养液等。
药物自身*性
抗生素:不同抗生素导致静脉炎的发生率不同,如双氯青霉素钠、注射用乳糖酸红霉素、注射用苄星青霉素和头孢呋辛所引起的静脉炎的发生率分别为7.17%、4.06%、2.27%和2.07%。
化疗药物:一般药物浓度越高,局部血管滞留时间越长,静脉炎发生率越高。长春瑞滨输液静脉炎发生率高达28-45%,另外,蒽环类药物也易发生输液性静脉炎。
脑血管系统药物:如注射用七叶皂苷钠(Esc-Na)、前列腺素E1等。Esc-Na用于脑水肿、创伤或手术所致肿胀和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是国内报道较多的致输入性静脉炎药物。
药物酸碱度
血浆正常pH值为7.35-7.45,人体可耐受输液pH值为4-9,超出该范围易引起静脉疼痛和静脉炎。pH值4.5时,静脉炎发生率高达%,随着输液pH值升高,静脉炎发生率和炎症程度逐渐下降,当pH值6.5时,基本不发生静脉炎。如万古霉素pH值2-4,导致静脉炎的危险性非常大。
药物渗透压
高渗溶液可使血管内皮细胞因血浆渗透压升高而脱水、萎缩、坏死,血管内膜受损,血管壁发生炎症改变,进而使静脉血管收缩、变硬。特别是20%甘露醇为高渗透性组织脱水剂,易出现药液渗漏的情况,用药2日内静脉炎发生率45.69%,2日后可达%。另外,50%右旋糖酐和营养液也属于高渗溶液。
药物中不溶性微粒
不溶性微粒包括药物结晶和非药物微粒,最不容忽视。不溶性微粒除了易诱发静脉炎,也易引起血栓和肉芽肿,造成局部堵塞,引发肺动脉高压和输液反应。
结晶微粒:某些药物放置过久,或配伍使得pH值、溶剂、温度等发生变化,引发分解或聚合而产生微粒,或不合理配伍直接导致结晶析出,尤其中药注射液成分复杂,配伍后更易发生微细沉淀。
非药物微粒:如玻璃屑、橡皮脱屑、金属等,主要来源包括配液操作、输液器具、空气污染等。
非药物因素
患者自身因素
患者机体抵抗力下降,嗜中性白细胞减少、糖尿病、免疫抑制治疗、营养不良、免疫力低下,患者病情危重、循环不良,特别是皮肤黏膜防御能力下降等情况下,静脉炎发生风险都较高。
此外,患者疾病特征与静脉炎发生率密切相关,如风湿病患者因伴有静脉壁生物性损伤,在输液时极易发生静脉炎。
护理因素
护士穿刺技术不佳,穿刺部位不恰当固定,造成针管滑动;不良穿刺部位,造成针管与血管不断摩擦;静脉留置导管时上肢活动,以及护士输液时手法粗暴,都可损伤血管内膜,发生机械性静脉炎。
另外还有局部消*不严,输液器、针头、加药针管污染,配药后时间过长而发生污染等。
气候炎热和陪护人员卫生意识差也是诱发因素。
穿刺部位
肘前窝穿刺静脉炎发生率高达63.2%。下肢静脉因下肢静脉瓣多,远端血流回流缓慢,在此部位大剂量输液易造成血液在血管内滞留而形成血栓,导致静脉炎的发生。此外,腕关节周围、手背和前臂穿刺的静脉炎发生率也较高,可能与关节处易活动有关。同一部位反复穿刺,静脉炎发生率会明显增加。
穿刺针型号与材料
临床普遍认为,选择粗的血管和尺寸小、长度最短的穿刺针可降低静脉炎发生率。材料方面,生物材料输液导管与聚四氟乙烯材料相比,静脉炎发生率可从49%降到24%。
输液量和速度
静脉日输液量>ml时静脉炎发生几率明显高于日输液量<0ml。静脉输液速度与静脉炎发生的关系尚无统一说法,短时间静脉快速给药降低或增加静脉炎发生率的说法都有。
输液时间
持续性输液与间断性输液相比更易发生静脉炎。间断性输入高渗性外周静脉营养液,增加输液次数,可有效降低静脉炎的发生,但输液≥4次/d更易发生静脉炎,因此间断性输液的同时应尽量减少输液次数。
输入液温度
液体温度过低,局部血管易产生痉挛,血流速度减慢,药物与血管壁接触时间延长,使静脉炎发生危险增加。可对输入液体进行适当加温,但前提是必须保证药物稳定性和患者感受,以25-35℃为宜或参考药物可耐受温度。
留置针
采用留置针输液,液体外渗率比钢针低2倍。但留置针留置时间越长,静脉炎发生率越高,应72-96h更换1次。
参考文献:
1.陈红琢,刘薇群,屠庆.非化疗药物致输液性静脉炎机制的研究现状[J].中华护理杂志,,46(6):-
2.陈凤姣,毛凌.输液性静脉炎预防研究进展[J].护理学杂志,,31(19):-
3.汤娟娟,王俊杰.药物致输液性静脉炎的原因分析及防治研究进展[J].护理学报,,22(6):26-29
4.FrankGe,崔晶晶.输液导致静脉炎的因素分析[J].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36-38
5.桑丽清,朱曙东.产生输液性静脉炎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干预[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2(1):72-74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静脉炎是临床上的多发病,常见病。男女均可发病,以青壮年多见。血栓性浅下肢静脉炎可以发生于身体的各个部位,通常多发于四肢,其次是胸腹壁,少数呈游走性发作。临床特点为:沿浅静脉走行突然发生红肿、灼热、疼痛或压痛,出现条索状物或硬结。急性期后,索条状物变硬,局部皮肤色素沉着。由于血管内壁的刺激,造成血管壁发炎。下肢静脉炎属于中医脉痹、血痹、恶脉、肿胀、筋痹、瘀血流注等症范畴,多见于中、老年人。其临床特点为患部肿胀、疼痛,站立或劳累加重,患部皮色加深、皮温升高。其病机为湿热下注,气血瘀阻和气血失和而致。单侧发病时、左侧多于右侧。发病时,浅静脉为一硬索条,可有自发痛。触痛或牵拉痛,一般称为“脉痹”;沿浅静脉走行及其周围组织突发色红、肿胀、灼热、疼痛,待红肿疼痛渐消后,局部可触及硬条索状物,且伴有色素沉着,或有微热和轻痛,属静脉曲张并发者,多称为“恶脉”;无静脉曲张病史者,可称为“血瘀
发病机理以及症状静脉输入各种抗生素或高渗葡萄糖溶液或因机械直接损伤静脉壁,还有长期静脉曲张引起的血淤滞等,而导致静脉血管内膜损害,形成血栓,迅速导致整条浅静脉壁的炎症反应,甚至累及静脉周围组织,并有渗出液,局部表现有疼痛,肿胀和压痛的索条柱,往往伴有全身反应,但多不严重。1、血栓性深下肢静脉炎早期表现患肢肿胀,局部皮肤红、肿、热、痛,劳累后加重,休息后缓解。随病情发展,出现患肢营养障碍,皮肤瘙痒、脱屑、色素沉着呈黑色,湿疹样皮炎,可伴有静脉曲张。后期出现经久不愈的皮肤溃疡。长期溃疡可导致皮肤癌变。 、游走性浅下肢静脉炎初期表现局部皮肤红、肿、热、痛,可触及皮下硬结或条索状物,压痛。炎症消退后皮肤色素沉着呈黑色。可反复多次发作,位置不定,呈游走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