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七月底,医院胃食管反流病科吴继敏教授团队已完成5例内镜下折叠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5名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安全出院。
吴继敏教授(居中)
5月23日第一例患者完成手术距今2月余,反流症状完全控制,已停用全部抗反流药物;7月3号接受内镜下胃底折叠术治疗的两例患者,症状明显减轻,仅少量服用PPI及胃粘膜保护剂,促进胃粘膜及食管黏膜修复;7月26号接受治疗患者,术后症状明显好转,已安全出院,后续疗效会继续跟踪。
7月26日接受治疗患者术后18小时留影
内外兼修,助力抗反流治疗新方法腹腔镜下胃底折叠术操作方法:
①建立气腹
②显露食管贲门区
③游离食管裂孔
④分离胃底
⑤缝合膈裂孔
⑥胃底折叠
经口内镜下折叠术操作方法:
①进镜到胃内,翻转镜头
②将MUSE系统回拉到距离胃食管结合部3cm内的范围;折叠组织并吻合
③重复折叠和吻合动作,形成防反流屏障
两者最终的目的均是建立食管阀瓣,形成抗反流屏障。相比于腹腔镜手术,内镜下折叠不需游离食管和分离胃底,更好的保留了原器官组织结构,创伤更小,有效的避免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
腹腔镜下胃底折叠术后胃镜复查图(左一)内镜下胃底折叠术后胃镜图(右一)
吴继敏教授团队不仅仅做腹腔镜手术游刃有余,每一位医生都能独立完成胃镜下操作及治疗。不论是在内镜下还是腹腔镜下,对贲门区的解剖结构了如指掌,这就有效的保证了内镜下折叠术的顺利完成,及有效瓣膜的形成。
在生活质量日益提高的今天,“更小的创伤、更安全确切的疗效”,将会是未来胃食管反流患者治疗的首选治疗方向。
当然内镜下折叠治疗不是万能的,食管裂孔疝>3cm,存在严重食管炎或者Barrett食管等,仍要选择腹腔镜下胃底折叠术。
反流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