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有人因“反酸、嗳气、烧心、”等不适就诊,完善胃镜检查后报告显示为“反流性食管炎”。
虽不至于谈“反流性食管炎”色变,但“反流性食管炎”着实极大的影响生活质量。
1、什么是反流性食管炎简单来说,就是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的食管黏膜损伤,是胃食管反流病的一种。
图片来源于网络
2、为什么会得反流性食管炎?1、食管酸廓清功能的障碍食管下端括约肌压力过低和腹内压增加时不能引起括约肌收缩反应,就会引起病理性反流。
某些激素(如缩胆囊素、胰高血糖素等)、食物(高脂、浓茶、咖啡、巧克力)、药物(胆碱能和β-肾上腺素能激动剂药、α-肾上腺素能拮抗药、多巴胺、地西泮、钙受体拮抗剂、)抽烟等均可影响食管下括约肌的功能。
此外、妊娠期、口服含黄体酮避孕药期和月经周期后,血浆黄体酮水平增高,该病的发生率也相应增加。
图片来源于网络
2、食管酸廓清功能的障碍
食管清除功能出现障碍后,会延长反流物质与食管黏膜的接触时间,反流物长时间刺激食管黏膜,就会引起反流性食管炎。
3、食管黏膜抗反流屏障功能的损害
食管上皮细胞增生和修复能力削弱是反流性食管炎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4、胃十二指肠功能失常
胃排空异常、胃酸分泌过高、幽门括约肌和食管下端括约肌功能障碍,引起十二指肠液和胃液反流入食管,最终反流的胆汁和胃酸共同作用于食管黏膜而引起本病。
5、其他因素
长时间处在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中;
肥胖、妊娠、负重劳动等可以使腹内压增高,容易导致胃内容物反流,引起反流性食管炎。
3、反流性食管炎会出现哪些症状?图片来源于网络
1.反流本身引起的症状:如反酸、反胃、嗳气等。
2.反流导致的食管黏膜损伤症状:烧心(胃灼热感)、胸痛、吞咽困难等。
3.反流导致的食管以外的症状:咳嗽、哮喘、咽喉炎等,有些表现有口苦,有些诉咽部不适,有异物感或堵塞感,但无真正吞咽困难(又称癔球症)等。
4、如何治疗和预防?
反流性食管炎是一种慢性疾病,医学干预的主要目的是控制症状、减少复发和预防并发症。
图片来源于网络
1.改变生活方式与饮食习惯:控制体重,低脂饮食,戒烟戒酒,餐后3小时避免卧床等。
2.抑制胃酸分泌:常用的质子泵抑制剂,比如奥美拉唑、泮托拉唑等;另外还有H2受体阻滞剂,比如法莫替丁等;最新的P-CAB钾离子竞争性酸阻滞剂(伏诺拉生)被认为有更强、更持久的抑酸效果。
3.促进胃肠动力:比如莫沙必利等。
4.中和胃酸,吸附胆汁,减少对黏膜的损伤。常用的有铝碳酸镁等。
如果上述措施仍不能有效控制,则可能需要内镜或外科手术等治疗。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