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话说:“祸从口出,病从口入”,不管是人还是动物,因饮食造成的消化系统疾病时比较常见的而且是易感的。因此,消化系统检查就比较重要了。消化系统的检查主要从饮食状态、反刍嗳气及呕吐、口腔咽喉及食道、腹部及胃肠、排便及粪便等几方面开始!
羊生病后在饮食状态的异常主要分为八种情况,分别是食欲减少、食欲废绝、食欲不定、饮欲增加、饮欲减少、异嗜、采食和咀嚼障碍、吞咽障碍等。
食欲减少指羊只在饲喂不久会出现退缩并离开饲草,饮食量减少或只采用一种饲料一般是由某些发热性疾病、疼痛性疾病、代谢性疾病、或者口齿咽食道胃肠疾病等。食欲废绝是羊拒绝饲料、食欲完全丧失,一般由各种严重疾病导致。食欲不定多是因某些消化不良等疾病引起的。
饮欲增加是饮水量增加,甚至见水就喝,可能是发热、腹泻且有渗出性病理过程等疾病造成的。饮水减少或停止,一般是受某些胃肠病及伴有昏迷的脑病影响。
异嗜即食欲紊乱,吃垫草、木片、煤渣、泥土、粪尿、砂石等,一般是某些矿物质、微量元素缺乏的营养代谢障碍、某些神经系统疾病及慢性消化系统紊乱等疾病引起的。
羊吃不进食物,嘴角常流口水,咀嚼动作缓慢或咀嚼中突然张口,一般是某些神经系统疾病以及唇舌齿及口腔黏膜的疾病引起的。如果出现空嚼和磨牙等症状则可能是前胃松弛、胃肠卡他等疾病引起的。羊在饮食吞咽时候伸颈、摇头、咳嗽、流涎,或饲料残渣及唾液由鼻孔流出则要诊断是否为咽炎、食道阻塞等病!
羊反刍俗称“倒沫”,健康羊出现在饲喂后半小时,每次持续时间30-40分钟,返回的食团在口腔内再咀嚼50-70次,每昼夜反刍6-8次。反刍减少指反刍开始时间晚,次数少,时间短。常见于前胃、真胃及其他疾病。反刍废绝一般是由高热、严重的前胃及真胃疾病或肠炎引起的。
嗳气是颈部食管自上而下的逆蠕动波,每小时20-30次,主要靠在颈部食管处听诊或视诊检查。嗳气减少常引瘤胃运动机能障碍引起;发生瘤胃鼓气时,嗳气停止、食欲废绝和反刍同时消失;嗳气增加,是因为瘤胃内发酵过程旺盛或瘤胃运动机能增器。
口腔检查项目有牙齿和舌头、口腔黏膜颜色、口腔气味温度等,口腔温度与体温通常一致,温度升高多为热性病及口膜炎引起,温度降低可能是重度贫血、虚脱或垂危期。口腔黏膜湿润或大量流涎,多是各型口咽炎、食管疾病或中*症,并注意有无口蹄疫、羊口疮等传染性疾病,黏膜干燥多是热性病、脱水、严重肠胃炎及便秘中后期。健康羊口腔颜色呈粉红色并有光泽,如果黏膜快速地变为苍白色或青紫色,则病情处于严重期且预后不良,健康羊舌面有极薄的灰色舌苔或无舌苔,舌苔颜色变*一般是消化系统疾病及一般发热性疾病,病情拖延较长,舌苔则变厚,色污*并发出恶臭。观察牙齿有无松动、错位、移位、发育不良以及齿龈肿胀等。
咽部的外部检查方法是视诊和触诊,内部检查用压舌板压住舌根,用胃管方法检查食道是否通畅,如果食管处摸到坚硬阻塞物,可能是块根类饲料或异物阻塞,视诊发现食管左侧颈沟有轻度的局限性膨隆。
羊瘤胃鼓气和瘤胃积食过多导致左侧腹围增大,瓣胃阻塞、真胃积食可造成右侧腹围增大,腹围缩小,坑是营养不足,某些慢性消耗性疾病引起,腹膜炎和胃肠炎多造成腹壁敏感。
羊的前胃包括瘤胃、网胃、瓣胃三部分,另外还有皱胃。瘤胃触诊与面团相似,听诊可发出由远及近的雷鸣声,并带有节奏,山羊2分钟为2-4次,绵羊2分钟3-6次,每次蠕动时间可持续8-15秒;创伤性网胃不多见,用重压法检查是否有痛感;瓣胃的位置在腹腔右侧的7-10肋骨间,听诊在肩关节水平线上下3cm左右的范围,瘤胃蠕动之后是瓣胃的蠕动,声音与细小的捻发音相似,患有瓣胃炎、瓣胃阻塞等疾病时,蠕动音听不到!
真胃即皱胃,在右侧腹部第9-11肋骨间后下方的肋骨弓区,直接与腹壁接触;用左侧卧姿进行听诊和触诊,声音类似流水声或含漱声,声音减弱或消失,多因真胃堵塞引起;真胃触诊有敏感反应,见于真胃扩张、真胃溃疡、真胃炎等。
肠管在腹腔的右侧后半部,在腹壁区域听诊肠蠕动音,可听到短而稀的流水声;肠音亢进和频繁,多见于腹泻、肠炎、肠胃炎;如果肠音减弱或消失,见于重症肠堵塞、小肠便秘、大肠积粪等。
注意观察羊排粪便的次数与数量、排粪的动作以及粪便的变化是否异常。健康羊粪便呈椭圆形,两头尖,颜色黑亮,软硬适中。缺水和胃肠道运动迟缓等疾病会使粪便过于色黑、干小;急性肠胃炎可导致粪便恶臭或过于稀薄;观察粪便带血的颜色,前部肠管为黑褐色,直肠出血为鲜红色;羊肠道有炎症时,粪便有黏膜样物、并有恶臭;混有谷物或粗大纤维时,多是肠胃消化不良引起;混有寄生虫或节片,则是有寄生虫。